隆尧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绎美轮美奂的历史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库 http://m.39.net/pf/a_4793221.html

唐太宗李世民(—年),是唐朝第二位皇帝,他名字的意思是“济世安民”。汉族,陇西成纪人,祖籍赵郡隆庆(今邢台市隆尧县),政治家、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

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“贞观之治”,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,虚心纳谏、在国内厉行节约、使百姓休养生息,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。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,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。

唐太宗用了二十多年时间,就铸造了大唐帝国的辉煌,他和他身边那些男人和女人们共同演绎了那段美轮美奂的历史。他虽然贵为天子,却情同凡人;他享受了成功的快乐,也承受了失落的苦涩;他有射落“天狼”的绝世武功,更能克勤克俭、文治天下;他本性刚烈,却又柔情似水;他得到了幸运,却又失去了他最不想失去的;他主宰了历史,又被命运主宰;他有欢情,他有悲歌。当那些他最爱的、同时也是最爱他的人离他而去的时候,他想到了自己的归期。

1.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——选自《旧唐书·魏徵传》

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数一数二的明君。他从谏如流,虚怀若古。由于唐太宗提倡进谏,在大臣中一时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。其中最突出的当推魏徵,被称为千古一人,史称“徵性亢直,凡所谏诤,委曲反复不以不止。”他常常痛切陈词,触及唐太宗思想深处的隐微,纠正了唐太宗的许多错误,帮助唐太宗决策,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,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积极的作用。魏徵死后,唐太宗悲痛不已,说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;朕常保此三镜,以防己过。今魏徵殂逝,遂亡一镜矣!”魏徵的犯颜直谏和唐太宗的从谏如流,成为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典范,留给后人宝贵的启示。

2.民水也,君舟也,水可载舟,也可覆舟。

3.国以人为本,人以衣食为本,凡营衣食,以不失时为本。

4.为主贪,必丧其国;为臣贪,必亡其身。

齐世安民

出处:《旧唐书·太宗本纪上》。

释义:指使国家得到治理,百姓安居乐业。

赏析:隋朝时期,李渊带着四岁的儿子李世民来到岐州,岐州有个书生拜谒李渊。他懂得相面术,在对李渊进行仔细观察后认为他是贵人,对李世民进行观看之后说:“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其年将二十,必能济世安民矣。”李渊认为很有道理,就为儿子取名“李世民”。明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七回:“孟轲得圣贤之传于子思,有济世安民之志。”

吃醋

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房玄龄无子,夫人又不生育,李世民爱臣心切,送他几名美女为妾。不想房玄龄不敢要,说是家有河东吼。李世民听说便让皇后去劝说房夫人,可是房夫人却把皇后堵了回去。李世民心中不快,就想了一个办法。

这天,李世民派人叫来房夫人,对她说:“朕欲给宰相取妾,好接续房氏香火,夫人意下如何?”房夫人说:“绝不同意,除非我死了。”李世民说:“夫人既然这么说,那好吧,来人,把毒酒端上来。”侍从端上一碗酒,李世民又说:“你有两种选择,一是答应给宰相取妾,二是喝下这碗毒酒,你死了,这事就好办了。”房夫人听罢,面无惧色,端起毒酒一饮而尽。结果,房夫人没死,倒是被酸得流下眼泪,因为碗里装的是醋。太宗和周围的人全都哈哈大笑,这喝醋的夫人真是死都不怕,确实历害,这事也只好作罢。房夫人的刚烈表现一时被传为佳话,久而久之,“吃醋”便成了男女间“嫉妒心”的代名词。

一见如故

隋朝末年,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,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。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,两人一见如故,都有相见恨晚之感。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,九死一生,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,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。

入吾彀中

出处: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》第一卷。

释义:比喻牢笼,圈套。

赏析:唐朝时,太宗李世民把选拔人才看得非常重要,通过御史府的设立,来补充国家对人才的需要。一次李世民秘密地去御史府视察,得知又有了许多新考取的进士,便高兴地说: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”清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兹乃投其所好。荣以正位,亦安有不入吾彀中哉!”

图画凌烟

出处: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

释义:以“图画凌烟”表示人臣建立卓越功勋而名垂青史。

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,命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,时常前往怀旧,回想当年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。另外太宗还亲自作赞,以昭示后代。宋李淦《满庭芳·送张守汉卿赴召》词:“家世事,门中列戟,圯上遗编。况建炎勋业,图画凌烟。”亦作“图绘凌烟”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·忠良会边》:“喜入朝相庆弹冠,应该颂当年蓄怨,把遗忠弃节,图绘凌烟。”

挺身而出

唐朝初期,齐王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都很妒忌秦王李世民,密谋准备加害李世民。李世民收到密报,在玄武门出其不意先杀死李元吉和李建成。齐王和太子的手下率军攻打玄武门,守将敬君弘挺身而出,英勇抗击,最后壮烈牺牲。后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,勇敢地站出来。叶圣陶《多收了三五斗》:“有的挺身而出,被关在拘押所里。”

剖腹藏珠

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:西域有一个商人,偶然间得到一颗非常稀有的珍珠。因为这颗珍珠很值钱,商人一直很担心别人会来偷他的珍珠,所以,他把自己的肚子剖开,把珍珠藏在肚子里,当然商人最后就死了。唐太宗讲完故事后,说:“商人的行为的确很荒谬,但是,有的人为贪污而失去性命,有些皇帝为追求享乐就断送国家的未来,他们的行为不就和那个商人一样笨吗?”见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元年》。后用为典故。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就失了手也有限的,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!”

回天之力

年,唐太宗下诏重新修建洛阳宫乾阳殿,张玄素上书力陈不妥之处。唐太宗接受了规劝后马上下令停止修建。魏徵称赞张玄素的话可谓回天之力,是仁人之言。后“回天之力”常用来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。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张公论事,有回天之力。”

水煎包的传说

相传一千多年前,唐太宗李世民因战事辗转行军至昌邑饮马镇。当时,军队人困马乏,李世民便下令大军原地休整补充粮饷,自己则独自牵马找到一个清澈甘洌的池塘给战马饮水。忽然李世民想吃水饺,就下命做饺子,疲惫的御厨把包好的饺子下锅后,因困乏不堪就睡着了,等醒来时锅中的水已近烧干,水饺底部也稍带焦黄色。正不知如何是好时,李世民已派人来前来传膳,御厨只好把锅中焦黄的饺子送到桌前。李世民品尝之后不但没有责罚,反而连声叫好,重金赏赐。后来当地百姓争相效仿此种做法,水煎包也由此而出名。

“真命天子”的神话

老百姓创造了许多所谓“真命天子”的神话,并对此深信不疑。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君王都有这类传说,李世民也不例外,不过更神奇而已。

传说李世民在太原做公子哥儿的时候,曾有一次在晋阳令刘文静家喝得烂醉。刘文静将李世民安顿睡下,便独自坐在楼上品茗醒酒,思想起时势艰难,不禁黯然伤神。忽然听见楼下家人们惊骇声起,循声望去,朦胧中见一条白龙正在宅南大池中饮水,池中鱼鳖吓得纷纷跳跃上岸。刘文静登时吓得酒全醒了。家人们过了很久都还没有平静下来。当李世民伸着懒腰来到刘文静跟前时,刘文静才记起家里还有这么一位客人。但接下来刘文静更是吓得魂飞魄散。

李世民伸着懒腰来到刘文静跟前,半梦半醒地说:“醉中渴甚,梦入你家南池中饮水,极清冷快意!”

“马伸桥”的来历

马伸桥镇位于蓟县城东18公里处,北接孙各庄乡,东临出头岭镇,西邻穿芳峪乡,南达翠屏湖,地处两市(天津市、唐山市)交界处。

马伸桥镇历史文化悠久,是蓟县历史上的八大集镇之一。为什么叫“马伸桥”呢?先说桥,是因为镇周围桥多之缘故。据《蓟州志》载,在清道光年间(—),这里还有十几座石桥。“马伸”又是何意呢?这就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系了。相传,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,逃至今马伸桥一带。李世民叫人在河上搭了许多浮桥,诱敌深入。敌兵追到,见桥对面唐军狼狈不堪,没有斗志,特别是唐太宗骑的御马更是弯腰散胯,疲惫至极。敌军统帅下令进攻。将士们挤上浮桥,结果纷纷落水。唐军反扑大胜。唐太宗为表扬御马的功劳,命工匠在御马伸腰的地方塑造了一匹御马的石像,在河两岸修建了十几座桥梁,并把当地命名为“御马伸腰救命桥”。后来,简称为“马伸桥”。

李世民哭谏取霍邑

年,各地群雄并起,隋朝已危在旦夕。隋太原留守李渊为谋自保,在其次子李世民和晋阳令刘文静的劝说下,乃起兵南下,欲进取长安,攻占汉中及西蜀以争雄天下。

七月初五,李渊率兵三万进军长安。留守长安的隋朝代王杨侑闻李渊起兵欲攻长安,急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把守河东,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屯于霍邑,阻止李渊南下。

七月十四日,李渊之军抵达霍邑北五十里处的贾胡堡,时值大雨,连日不停,军不能进,李渊乃令府佐沈叔安率老弱残兵回太原,再运一月的粮草来贾胡堡。

为了专力西取长安,李渊遣使致书屯于洛阳之东的瓦岗军首领李密,与之结为盟军,推李密为盟主。李渊这一“闲着”,深谋远虑,为他以后攻取长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

而由于大雨不止,李渊之军困于贾胡堡,却无法前进半步。

眼看军中即将断粮,忽又传来谣言说,北方的突厥将勾结刘武周部乘虚袭击太原,李渊召众将佐商议进退之策。

李渊的大将军府长史裴寂认为:“宋老生、屈突通联兵据险,阻扼我军进路,李密虽答应与我联盟,其心难测,突厥贪婪,不讲信义,闻我军南下,必乘虚劫掠太原。太原乃一方都会,是我之根本,义兵家属皆居于此。如今既不得南下,不如还救根本,以图后举。”李渊闻言,深以为然。

而李世民则坚决反对退兵回太原。他慷慨陈词道:“本兴大义以救苍生,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。遇小敌即班师,恐使义军一朝解体,还守太原一城之地,与盗贼相类,何以自全?”

李渊不听李世民之言,决定还师。傍晚,李世民复来劝谏,而李渊已睡,李世民于是号哭于帐外,声闻帐中。李渊被哭声惊醒,乃问其故,李世民道:“今兵以义动,进战则必克,退还则必散。众散于前,敌乘于后;死亡须臾而至,是以悲耳!”

李渊闻言动容,于是下令停止班师,计划进攻霍邑。

八月一日,雨终于停了。李渊命士兵们晾晒铠仗行装。初三日,李渊率军从小道进军霍邑。

当时,李渊担心宋老生固守不战,李建成、李世民都认为:“宋老生勇而无谋,若以轻骑诱之,他定会出战。若他据城固守,我则诬陷他与我暗中结盟,他惧怕左右密报杨侑,不敢不出城与我决战。”

李渊笑道:“你们说得好!我军困于贾胡堡之时,宋老生不在贾胡堡隘路口阻击我军,我便知其无所作为。”

李渊先率骑兵数百骑至霍邑城东数里外等待步兵到达,并派李建成、李世民率数十骑驰至城下,举鞭指指点点,作出将麾军围城的样子。

宋老生登城头观看,李建成等乃大声谩骂。宋老生大怒,遂引兵三万从东门、南门分道而出。

是时,李渊的步兵已至,李渊欲令士兵们先吃饭,再与宋老生战,李世民道:“时不可失!”李渊乃急与李建成率军列阵于城东,李世民与将军段志玄引军绕至城南。

宋老生引军出城后,马上与李渊、李建成所部展开激战,李渊军稍稍退却,李世民与段志玄自南原驰来,冲击宋老生之侧背。李世民身先士卒,手刃数十人,两刀皆卷刃,血流满袖,愈战愈勇。宋老生部遭此不意之袭击,阵脚大乱。

李渊见状,令士兵大呼:“已擒获宋老生了!”宋老生部众不知真假,四处溃逃。李渊率骑兵趋至霍邑城东门,截断宋老生的退路。宋老生败退至东门,不得入,遂被李渊大将刘宏基斩杀。

李渊歼灭宋老生的三万人马后,马上乘胜攻城。虽无攻城之具,李渊的将士们皆肉搏而上,遂克霍邑。

霍邑之战前,李渊军中的进退之争,是李渊成就帝业的关键一步。幸有李世民见识卓越及李渊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,才使其避免了刚起兵便迅速瓦解的严重后果。

霍邑之战是李渊起兵后的关键一战,胜则可以长驱入关,袭取长安,号令天下,成就帝业;败则退回太原,坐以待毙。而李渊见宋老生不扼守贾胡堡险隘,只知坐守霍邑城,已“知其无能为也”,固已稳操胜券矣!及攻霍邑,乃各在南门和东门布置一军,互为犄角。宋老生进攻李渊时,李世民即率南门之军从其侧背发动攻击,使敌军大乱相失,卒歼灭之。

李世民诱战窦建德

年三月,秦王李世民率军围攻王世充于洛阳,王世充困守孤城,已陷入绝境,不得已而请求夏王窦建德发兵援救。

窦建德曾一举消灭了隋将薛世雄部三万余人,声威大振,攻取了河北的大部郡县,成为北方势力颇强的割据军阀。武德元年(年),窦建德建夏国,自称夏王,建都乐寿,年号五凤。

唐军在击败刘武周、梁师都后,兵锋又指向盘踞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,并迅速使王世充陷入了绝境。很明显,王世充被消灭掉后,下一步唐军的攻击目标便会轮到窦建德,因此,为自身计,窦建德决定出兵援救王世充,乃亲率文武百官统大军十余万,号称三十万,西进以救洛阳。

就在洛阳城旦夕可下之际,局势突变,李世民急招众将商议对策。众将皆以窦建德来势凶猛,势不可当,建议率军避之,唯有宋州刺史郭孝恪建议李世民率军进击窦建德,他说:“建德远来助虐,粮运阻绝,此是天丧之时,请固武牢,屯军汜水,随机应变,则易为克殄。世充日跛月迫,力尽计穷,悬首面缚,翘足可待。”

关键时刻,郭孝恪之言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起了重大作用。

李世民深以为然,因此决定迎战窦建德。记室薛收又献策道:“世充保据东都,府库充实,所将之兵,皆江南精锐,即日之患但乏粮耳,守则难久。建德亲率大众,前来救援,亦当极其精锐。若纵之至此,两寇合从,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,则战争方始,偃兵无日。今宜分兵守洛阳,深沟高垒,世充出兵,慎勿与战,大王亲帅骁锐,先据成皋,厉兵训士,以逸待劳,决可克也。建德既破,世充自下,不过二旬,两主就缚矣!”

作为一个三军统帅,可贵之处即在于集思广益,从善如流,以避免刚愎自专之弊。而更为难得者,即在于能在众说纷纭之际,选定制胜之计,这需要有非凡的见识和英明果断的决策能力,亦即普鲁士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所说的“综合决策能力”。

李世民无疑具备这种“综合决策能力”。他力排众议,于三月二十八日率三千五百名士兵占据虎牢。翌日,又率骑兵五百东出虎牢关,侦察窦建德大军的动向。

出关后,李世民留大将李世膛、程咬金、秦琼率骑兵伏于道旁,他则与尉迟恭等三骑继续前进。李世民颇为自负地对尉迟恭道;“我执弓矢,你持槊跟随,即使窦建德有百万之众,也不能奈何于我!”

离窦建德部还有三里之遥,窦建德的巡逻兵以为他们四人是唐军密探,欲驰来擒拿,李世民大声道:“我秦王也!”并搭箭上弦,箭似流星,射死窦军一个小头目,窦军大惊。

窦建德听说李世民仅率三人送上门来,急遣铁骑五六千追之。李世民见窦军蜂拥而至,不慌不忙,令二骑先退,他与尉迟恭按辔徐行。待窦军骑将靠近,忽然回身一箭将其射死。窦军大惧,不敢急追,李世民遂与尉迟恭悠然而退。

窦军继续追来,李世民回头发出一箭,又射死一人,吓得窦军追而复止。既而又追,李世民又射死一人,如是再三,李世民与尉迟恭杀死了十余人,遂将窦军引至伏击圈内。

李世蹬等率五百骑兵正埋伏于虎牢隘道两旁,见李世民与尉迟恭将敌兵诱来,马上率军突起,两面袭击,大破之,斩首三百余级。窦建德之骁将殷秋、石瓒竞被生擒。

李世民仅以五百骑兵作为伏兵,即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,可谓战争史上的奇迹。而李世民作为三军统帅,竟率三人亲至敌营诱敌,凭着高强的武艺和超凡的胆略,将敌兵一举击败,尤为奇中之奇,李世民之文武兼资、智勇双全亦可概见。

此战是虎牢关大战前的一个序幕。李世民原想先侦察一下敌情,令李世蹬等伏于道旁,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。五百骑兵竞击破窦建德的五千多精骑,乃是唐军的一次意外大捷。此战后,唐军因之振奋,窦军为之丧胆,其胜负亦可预见矣!

李世民平定天下诸战中,曾多次仅率数骑闯敌阵、人敌营以察其虚实,因其武艺非凡,每每均能化险为夷。其坐骑在混乱中被敌兵杀死、杀伤多匹,而李世民竟未受丝毫损伤,亦是一大奇事。

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,虽屡次遇险,但每次战斗都能作到知己知彼,善于制造战机,当敌强我弱时,他经常用“坚壁挫锐”的战法拖垮敌人,战斗中身先士卒,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,胜利后勇追穷寇,不给敌人喘息之机,因此获得了每次战役的胜利。在统一边疆的战争中,他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明于知将,选拔良才,取得了战争的胜利。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,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玄武门之变

唐高祖即位以后,封李建成为太子,李世民为秦王,李元吉为齐王。三个人当中,数李世民功劳最大。太原起兵,原是他的主意;在以后几次战斗中,他立的战功也最多。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,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,才取得太子的地位。

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,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。在秦王府中,文的有房玄龄、杜如晦等,号称十八学士;武的有尉迟敬德、秦叔宝、程咬金等著名勇将。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,心里妒忌,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,一起排挤李世民。

建成、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,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,讨她们的欢喜。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。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,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,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,都被李世民拒绝了。于是,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话,讲秦王的短处。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,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。

李世民多次立功,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,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。

有一次,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。世民喝了几盅,忽然感到肚子痛。别人把他扶回家里,他一阵疼痛,竟呕出血来。李世民心里明白,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,赶快请医服药,总算慢慢好了。

建成、元吉想害李世民,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,真的动起手来,占不到便宜,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。

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,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,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。

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:“我是秦王的部下。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,对秦王三心二意,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。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。”说着,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。

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,气得要命。当天夜里,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。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。一到晚上,故意把大门打开。刺客溜进院子,隔着窗户偷看,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,身边放着长矛。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,怕他早有防备,没敢动手,偷偷地溜回去了。

建成、元吉一计不成,又生一计。那时候,突厥进犯中原,建成向唐高祖建议,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。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,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、秦叔宝、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。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,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。

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。世民感到形势紧急,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。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。李世民说:“兄弟互相残杀,总不是件体面的事。还是等他们动了手,我们再来对付他们。”

尉迟敬德、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,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,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。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,就下了决心。

当天夜里,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,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。唐高祖答应等明天一早,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,由他亲自查问。

第二天早上,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,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,只等建成、元吉进宫。

没多久,建成、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,他们到了玄武门边,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,心里犯了疑。两人拨转马头,准备回去。

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,高喊说:“殿下,别走!”

元吉转过身来,拿起身边的弓箭,就想射杀世民,但是心里一慌张,连弓弦都拉不开来。李世民眼明手快,射出一支箭,把建成先射死了;紧接着,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,尉迟敬德一箭,把元吉也射下马来。

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,全部出动,猛攻秦王府的兵士。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,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。

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,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,说:“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,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。秦王怕惊动陛下,特地派我来保驾。”

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,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
宰相萧瑀等说:“建成、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,两人妒忌秦王,施用奸计。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,这是好事。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,就没事了。”

到了这步田地,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,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,宣布建成、元吉罪状,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。过了两个月,唐高祖让位给秦王,自己做太上皇。李世民即位,就是唐太宗。

“玄武门之变”,李世民不仅亲手杀死了他的亲哥哥和亲弟弟,还斩草除根,杀掉了哥哥和弟弟家里所有的孩子。这还不够,据说,齐王元吉的老婆杨氏很漂亮,李世民二话没说,就把她据为己有了。

李世民做了恶事以后,他跟褚遂良、房玄龄说,我做这些事,就好比周公诛管蔡,大义灭亲有利于天下。紧接着,李世民从自己的儿子里面找了一儿子,过继给了李元吉,因为元吉家里已经没有后代了。

可见李世民在做恶的时候,内心其实也是很痛苦的。有两件事能反映出李世民的痛苦。首先李世民在贞观初年,连续三次提出要看历史,他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,说是为了纠正自己的不足:我看看历史,看看你们都写了什么。其实他是想看看你们都是怎么写那段历史的。第二呢,就是李世民晚上睡不着觉,经常梦见他的兄弟变成了血淋淋的冤魂,来向他索命。没办法他就派尉迟公、秦叔宝,每天晚上给他站岗。

这一切其实都说明他做了违反道德观的事以后,尽管他表面镇定自若,但是内心还是受谴责的。于是,他只能一面做残忍的事,但是另一方面他还要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,甚至做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来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。粉饰自己、安抚民心是他这样做的理由,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为了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,要自我认同,要处于一种灵活自控的状态。

唐太宗征高丽——安市之战

高丽国又名高句(音沟)丽,即今之朝鲜。唐贞观十六年(年),高丽大臣盖苏文弑高丽国王高建武,自立为莫离支,遂独断国政,自命为东方盟主,根本不把大唐帝国看在眼里。

是时,唐太宗已征服北方的东突厥及西北的吐谷浑、高昌等国,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部落尊为“天可汗”,成为东方的霸主,他自然无法容忍高丽国的“不臣”行为。

鉴于高丽已威胁到唐朝的安全,为了替未来的唐帝国消除隐患,唐太宗毅然决定亲征高丽,理由是讨伐“盖苏文弑主虐民”。

贞观十九年(年)六月,唐军抵达安市城北。高丽国北部耨萨高延寿和南部耨萨高惠真率军十五万来救安市,双方遂展开第一次大规模会战。

战前,唐太宗分析敌情,对侍臣说:“从高丽军的角度来看,他们引兵直前,连安市城以为壁垒,据城外高山之险,食城中之储粮,发兵掠我马牛,断我粮道,我军在短时间里攻城不克,欲回军则为泥泞所阻,高丽坐困我军,此为其上策;若他们率城中之众夜逃,此为其中策;至于他们不自量力,来与我战,则是其下策。你们等着瞧,敌人必出下策,我军稳操胜券!”

高丽军中有对卢,年老多谋,他向高延寿献策道:“秦王内灭群雄,外服邻国,此乃命世之才。今其举全国之兵来犯,我不可与之争锋,不如坚壁不战,旷日持久,分遣奇兵,断其粮道。唐军长途来征,旨在速战速决。若其求战不得,粮草既尽,欲归无路,必可胜之。”

对卢之言,正是李世民设身处地为高丽兵筹划的“上策”,亦可谓“英雄所见略同”。怎奈高延寿当了耳旁风,执意要与唐军决战。

唐太宗御驾远征,当然想速战速决。因此,唐太宗为了诱使高丽军来战,乃派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兵千骑前去挑战。阿史那社尔引军冲击敌营,刚与高丽兵交战,便佯作溃败。高丽兵见状,皆认为唐兵不堪一击。高延寿、高惠真遂率大军追杀,至安市城南八里处,依山列阵。

唐太宗李世民见诱敌计划业已实现,便召众将商议下一步破敌之策。长孙无忌奉承唐太宗说:“陛下未冠,身亲行阵,凡出奇制胜,皆上禀圣谋,诸将奉成算而已。今日之事,乞陛下指踪。”

李世民听了,颇为受用,乃与长孙无忌等数百骑登高以察地形。江夏王李道宗向他请求率精兵五千,避实击虚,直捣高丽国都平壤。李世民不允,决心要在安市击溃“倾国以拒王师”的高延寿、高惠真部。

看完地形,李世民对于在何处伏兵、向何处进攻已成竹在胸,乃遣使者送信给高延寿,说此次进兵征讨,只是“以尔国强臣弑其主,故来问罪。至于交战,非吾本心”云云,以麻痹敌人,使之不作战备。高延寿竞信以为真,不复设备。

是夜,李世民召群臣部署破敌之策,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世蹬率步骑一万五千列阵于城外山之西岭,令侍中长孙无忌率精兵一万五千为奇兵,潜从山北出狭谷,迂回到高丽军背后袭击之,唐军主力于正面隐伏。李世民则亲率步骑四千,携带鼓角,悄悄登上城北之山,与诸路兵将约定,听到鼓角声后,一起出击。

第二天凌晨,高延寿见唐军在西岭布阵,又见其人马较少,便欲勒兵进击。此时,李世民正在北山之上居高临下密切观察高丽军的动向,及见高丽军后背尘土大起,知长孙无忌的部队已到达敌人后背,于是命令军士击鼓吹角。

李世滴、长孙无忌等听到北山上鼓角大作,马上向高丽军发起攻击,主力军也突出进击。高延寿大惧,想分兵抵御,但队伍已乱,片刻间溃不成军。

唐军中有个身穿白衣的士兵,作战非常勇敢,大叫着冲锋在前,所向无敌。在唐军的围歼下,高丽兵丢下两万多具尸体,逃入山中,依山固守。李世民令大军包围之,高延寿见自己已成瓮中之鳖,挣扎无益,遂率残部十五万六千八百人投降。

高延寿、高惠真等人唐军门,跪行而前,向李世民拜伏请罪。李世民赦其罪,任命高延寿为鸿胪卿,高惠真为司农卿,二高部下酋长三千五百人,皆被授以官禄,迁之内地。余众被遣散。高丽兵将感李世民宽大之恩,叩首不已,欢呼之声,闻于数里。

李世民召见那个穿白衣冲锋陷阵的勇士,知他叫薛仁贵,马上提拔之为游击将军。薛仁贵之所以身穿白衣奋勇杀敌,便是为了让李世民发现他。李世民果然慧眼识英雄,超擢他于行伍之中。后来,李世民还军时,对薛仁贵说:“朕诸将皆老,思得新进骁勇之人以为将,无人能比上你。朕不喜得到辽东,喜得你这样的猛将。”

此役唐军大获全胜。这也是隋炀帝三征高丽以来中国与高丽作战的第一次大胜。唐军缴获高丽战马三万匹,牛五万头,铠甲万领,辎重无数。高丽举国震恐。

李世民将他所登的北山命名为“驻骅山”,意思是皇帝的车驾曾经到过的山。又给留守长安的太子太傅高士廉等写信,得意地说:“朕为将如此,何如?”

客观来说,李世民征讨高丽之战是侵略战争,并不足取。然而,当时执掌高丽国柄的盖苏文联络薛延陀、靺鞨、百济等国,隐然有与唐帝国抗衡之势,唐太宗为了唐朝的安全,不得已对高丽用兵,其战略眼光至为深远。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,唐太宗此举亦无可厚非。

贞观之治

在李世民统治其间,唐朝国力强盛,被称为贞观之治。晚年著《帝范》一书以教戒太子,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,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。

他在位期间,推行府兵制、租庸调制和均田制,并积极推行科举制。

年,击败东突厥,被突厥各部尊为“天可汗”。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。

年,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。李世民于年7月驾崩于长安含风殿,享年50岁,葬于今陕西礼泉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。谥号为“文皇帝”。

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,魏征直谏多次直陈他的过失。

唐太宗还精擅书法,以行书写碑,为后世鼻祖。著名作品有《温泉铭》《晋祠铭》等。死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《兰亭集序》为陪葬品。

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。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,知人善用;开言路,虚心纳谏,重用魏征等;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,减轻徭赋,休养生息,厉行节约,完善科举制等政策,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。与后来李隆基的“开元盛世”并肩而立。

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,使唐朝经济发展,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,人民富裕安康,出现了空前的繁荣。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,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“贞观之治”。“贞观之治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。

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,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。他强调以民为本,常说:“民,水也;君,舟也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太宗即位之初,下令轻徭薄赋,让老百姓休养生息。唐太宗爱惜民力,从不轻易征发徭役。他患有气疾,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,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。

贞观之初,在唐太宗的带领下,君臣和谐,全国上下一心,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。到了贞观八九年,牛马遍野,百姓丰衣足食,夜不闭户,道不拾遗,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。

太宗在位20多年,进谏的官员不下30余人,其中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余事,数十万言,皆切中时弊,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。

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,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。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,才能达到天下大治,因此他求贤若渴,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,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,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,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。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,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,可谓是“人才济济,文武兼备”。正是这些栋梁之才,用他们的聪明才智,为“贞观之治”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,他曾说:“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,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,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。”法律制定出来后,唐太宗以身作则,带头守法,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。在贞观时期,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。执法时铁面无私,但量刑时太宗又反复思考,慎之又慎。他说:“人死了不能再活,执法务必宽大简约。”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,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,犯法的人少了,被判死刑的更少。据载贞观三年,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,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——“刑措”即可以不用刑罚。

以民为本的思想,广开言路,虚怀纳谏的胸襟;重用人才,唯才是任的准则;铁面无私,依法办事的气度;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,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。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,无论在政治、经济,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。

李世民狱中探望刘文静

隋王朝的建立,结束了中国自东汉以来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,但是这个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因为不善管理国事,对百姓施以暴政,导致天下大乱,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。

在隋末动荡不安的环境下,以李渊、李世民父子为首的李氏集团也在太原积极地谋划起义。

李世民在太原时就开始注意结交英雄豪杰,他岳父长孙晟的族弟长孙顺德,因为逃避隋炀帝的辽东之役,躲藏到太原,李世民与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。

刘弘基原先是个流离失所的人,喜欢与游侠之类的人来往,不爱劳动。他逃到太原后,李世民也和他结为好友,出门时与他坐骑前后相连,进门时则睡在同一张床上。还有一个叫窦琮的男子,因为杀人而逃到太原,与李世民结交后,二人成了莫逆之交。

这些人在李世民后来的帝王生涯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,为李世民平定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当时担任晋阳令的刘文静非常有才干谋略,对天下的形势分析得很透彻。李渊到太原出任留守后,刘文静和李渊交往密切,建立了深厚的友情。

刘文静在与李渊的交往中,发现李渊的儿子李世民虽然年仅20岁,但是见识广博、处事沉稳,非同龄人可比。他认为李世民必定能成就大事,还对晋阳宫副监裴寂说:“李世民不是一个平常的人,他的宽容大度类似于汉高祖,英明神武和魏武帝很像,他年纪虽轻,却已有帝王之相。”

不久,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寨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结为儿女亲家,被隋炀帝抓进太原监狱。李世民对刘文静也非常看重,于是就私下到监狱里去看望刘文静。刘文静见李世民来看他,就对李世民说:“当今天下大乱,一定要有商汤、周武王、汉高祖、汉光武帝这样的才能,方能平定天下。”

李世民问他:“天下肯定有这样的人,我只是担心常人不能识别啊!我现在到狱中来看您,除了非常记挂您之外,还想让您谈谈如今天下的形势,与您商讨举义大计,还望先生妥善谋划此事。”

刘文静见李世民态度真诚,于是就将心里的想法全数告诉了李世民。他说自己做晋阳令多年,结交了很多豪杰之士,如果他号令一声,就可以聚集十几万人;再加上李世民父亲李渊握有重兵,只要李渊率兵起义,用不上半年的时间,帝业可成。

通过这次狱中谈心,李世民与刘文静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。在李渊称帝后,刘文静担任司马,地位仅次于裴寂。当裴寂在朝中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强有力支持者时,刘文静则与陈叔达等人共同支持李世民,最后李世民在与太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,其中刘文静功不可没。

唐太宗智取《兰亭集序》

唐太宗是个热爱书法的人,尤其钟爱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。

《兰亭集序》本是王羲之信手写来的,但是字体潇洒流畅,气象万千,其中二十多个“之”字,千变万化。无一雷同。成为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。相传他后来又写了几遍。但都不及这一遍好。他曾感叹说:“此神助耳,何吾能力致。”因此,他自己也十分珍惜,把它作为传家之宝,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。智永少年出家,酷爱书法,死前他将《兰亭集序》传给弟子辨才和尚。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,他知道《兰亭集序》的价值,将它视为珍宝,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。

唐太宗李世民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《兰亭集序》在辨才和尚那里,便多次派人去索取,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。李世民看硬要不成。便改为用诱骗之术。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,去与辨才接近,寻机取得《兰亭集序》。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,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。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,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。辨才看后,不以为然地说:“真倒是真的,但不是好的,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。”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,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《兰亭集序》真迹。萧翼故作不信,说此帖已失踪。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,萧翼一看,果真是《兰亭集序》真迹,随即将其纳入袖中,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“诏书”。辨才此时方知上当。

唐太宗从辨才和尚那里得到《兰亭集序》真迹之后十分高兴,将其视为神品,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、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,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。唐太宗生前对《兰亭集序》爱不释手,曾多次题跋,死后又将其随葬。后来,他的陵墓在五代时被一个叫温韬的军阀盗掘了,《兰亭集序》从此失传。

唐太宗自我检讨

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开明皇帝,能自觉地以国家法律约束自己,一旦发觉自己的做法违背了法律,还能认真进行自我检讨。

有一个叫党仁弘的大将,做广州都督时,贪污了大量的钱财。这件事被告发后,主管司法的大理寺将其依法判处死刑,可是唐太宗以往很重视党仁弘,认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,舍不得杀,于是便下了一道圣旨,取消大理寺的判决,改为撤销职务、流放边疆的处分。

处理之后,唐太宗心里很不安,感到自己出于个人感情,置国家法律于不顾,做得很不应该。于是他把大臣们召来,心情沉重地向大臣检讨说:“国家的法律,皇帝应该带头执行,而不能出于私念,不受法律制约,失信于民。我袒护党仁弘,实在是以私心乱国法啊。”

于是,唐太宗写了一道“罪己诏”检讨说:“我在处理党仁弘这件事上,有三大过错:一是知人不明,错用了党仁弘;二是以私乱法,包庇了党仁弘;三是奖罚不明,处理得不公正。”唐太宗向大臣宣读后,并下令将此诏向全国公布。唐太宗严于自省,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,也为臣民们树立了榜样,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。

唐太宗与乐师

据说,唐太宗在御花园游乐,一时心血来潮,命人将伴随的乐师高崔嵬扔到荷塘里。高崔嵬挣扎着爬上岸,浑身像落汤鸡似的。太宗笑嘻嘻地问道:“你在水下见到了什么?”高崔嵬笑着抬起头,说:“我见到了屈原,他对我说:‘我逢楚怀王无道,乃沉汨罗江,你逢圣主明君,为何也到这里来了?”’太宗无言。

耍弄阴谋诡计的高手

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。雄才大略的君王往往也是耍弄阴谋诡计的高手。

年,北突厥的仇人曷婆那到了长安。北突厥跟着也派来使者,要求唐王朝杀死曷婆那。朝廷里议论纷纷,大家都说:“保住曷婆那一人性命而引起北突厥一国怨恨,划不来,而且后患无穷!”皇帝李渊犹豫不决。秦王李世民给父亲建议道:“人穷归我,杀之不义。不如慢慢等着看。”曷婆那便自由自在地活着,秦王李世民每天都派手下带着曷婆那到处逛悠。一天,正逛悠着,象是有人安排似的,忽然迎面碰上北突厥使者,仇人相见分外眼红。那跟着曷婆那的人撒腿就跑,边跑边喊:“不好了,杀人了,北突厥使者杀曷婆那啦!”曷婆那就这样不幸被北突厥使者杀死了。

也有阴谋诡计兜售不了的时候。有人到唐太宗那儿告密,说司门令史经常收受贿赂。唐太宗便私下派左右送东西给司门令史,司门令史果然收下一匹绢。唐太宗气急败坏,恨不能立即颁诏处死这位令史。裴矩进谏说:“陛下不是用道德公义来教育干部,而是用行贿的办法来试探部下,设下陷阱,诱人入内,恐非道德齐礼之义。您以诡道治理天下,天下人必将以各种各样的小聪明应付您。请陛下深思!”唐太宗只得作罢。

唐太宗有时候还是喜欢耍些小聪明。贞观六年,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长安。路上,陈万福私自从驿站拿走几担麦麸。麦麸值不了几个钱,官家大多拿来喂牲口,但这几担麦麸毕竟是国家财产,私自拿走就是非法侵占,虽够不上杀头,但也不能舍之不问。唐太宗知道后,特赐给陈万福麦麸,但要他亲自驮出皇宫,扛到家里。一路上,穿着朝服的陈万福驮着皇帝赐与的麦麸,汗流浃背,在行人的指指点点下狼狈不堪。

唐太宗遇物则诲:实例为证,动态教学

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。太子李承乾是法定的皇帝接班人。李世氏深知,太子的德行、治国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、生死存亡。因此,他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,而且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。有一次,他对身边的侍臣说:“我教育太子的方法是‘遇物则诲’。”侍臣不大明白,他就对此作了解释。

他说,我和太子一起吃饭时,我就对他说:“老百姓种庄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你要是能懂得这个道理,就会永远有饭吃。”

在和太子一起在大树底下乘凉时,我就对太子说:“木匠要把这大树的树干锯成平整的木板,就必须要依照绳墨去锯。作君主的只有虚心听取大臣们的进谏,才能做到圣明。”

唐太宗对太子进行这些治国安民的教育,不是空口说教,而是结合眼前从事的实际活动,从中引申出相应的道理,因此教育效果很好。

“十年育树,百年育人”。教育虽是长久之业。但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对孩子的教育要放在日常生活中,向唐太宗学习。遇物则诲”的教育方法是明智之举。父母要时刻注意在生活中和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感情、感受,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步学会设身处地、将心比心,掌握和体会他人的感受,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。

唐太宗用人不疑:天下尽在股掌间

唐太宗晚年率师亲征辽东,命宰相房玄龄留守京师长安。出发的时候,太宗对房玄龄说:“朝中之事,事无大小均交给爱卿全权处理,不必向我禀报。”然后便出发了。

但不久,留在长安的房玄龄接到造反的密报,查问下来,竟然是指控自己谋反的。他不敢擅自处理,赶紧派人用驿车把告密人送到皇帝行营。太宗一听说房玄龄送来个告密的,很是惊讶,再得知告的是房玄龄后,毫不犹豫处死了告密者,然后责备房玄龄太谨慎了,不该这点小事也来请示他,以后这类诬告该自己酌情办理。有了太宗的话,房玄龄这才放下心来处理朝政,在后方安抚百姓,全力支持前方的武器和后备供应。太宗后来叹道:“我有萧何一样的房玄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

唐太宗不是不对大臣设防,而是他心中自有分寸,他深知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,哪些事该防,哪些事不该防。用人不疑的关键不在于疑还是不疑,而在于你对局势的控制程度,很好地控制了局势,即使真有人不忠,也不会妨害大局,也就是说,实力是根本。况且善于做事和处事的人,多看人较准,知何人能用,何人不能用,而且懂得用各种方法驭人。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领导他人办成事情,便不愁会不会有人背叛自己。

长孙皇后死后让铁骨铮铮的唐太宗痛哭

长孙皇后去世,埋葬于昭陵。太宗经常想念皇后,不能自已,于是在宫苑之内修建一个多层塔楼,为的是便于自己经常登临,瞭望昭陵。有一次,太宗引领魏徵同登塔楼,让魏徵看昭陵。魏徵说:在哪里啊,我眼睛不好,看不到啊。太宗就用手指示:那不就是昭陵吗?啊?魏徵故意打马虎眼说,啊,是昭陵啊,我还以为你要看献陵呢,要是看昭陵,我早就看到了。魏徵这话,含意很隐晦。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,皇后先死,所以先葬,后来太宗死后与皇后合葬于昭陵。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,他在贞观九年去世,埋葬于献陵。魏徵的意思是:作为儿子,你不想念父亲,单单想念妻子,这让天下人知道了,可不是一个好榜样啊。毕竟,我们是以孝治天下啊。魏徵的意思,唐太宗何尝不懂?但是他太想念皇后了。在魏徵面前,太宗大概也用不着掩饰,他再一次哭了起来。

这次痛哭之后,太宗下令拆毁这座塔楼。那座思念之楼虽然拆了,但在太宗的心中,思念之楼永远高耸。

天元一子定乾坤

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中,有人棋艺精湛,也有人只是小有兴致,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却称得上是个特例。与南朝皇帝对于围棋的一力推崇不同,隋文帝认为它的繁盛是亡国的征兆,所以很是反对。当时的他肯定不会料想到,后来隋朝的覆灭居然还真和那小小棋盘扯上了点关系。

李渊建唐代隋可谓破釜沉舟,而他正是在对弈时下定决心的。据《旧唐书·裴寂传》记载,李渊留守太原时,每有设宴必会邀裴寂对弈。相传后来李世民欲劝其父起兵,正是请裴寂做了说客,在对弈时晓之以天下大势,说动李渊下定反隋的决心。

其实,李世民在棋盘上的“政绩”还不止于此,“一子定乾坤”的唐代传奇可谓愈发精彩。隋朝末年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,群雄并起,逐鹿中原。当时有一个虬髯客张三,为人豪爽仗义,心有大志,也想伺机起兵。他从朋友李靖处听闻了李世民之才,希望能与其先见上一面再谋后计。后来在李靖莫逆之交刘文静的府上,这一次颇具意义的会面终于达成了。

李世民应邀而至,虬髯客张三见其神采奕奕,气度不凡,心里争霸中原之念已经消减了不少,但终究他还是如提议般地邀李世民在棋盘上切磋一番。张三一坐定就抓起四子摆在四个角的星位上,嘴里还高呼一声“老虬四子占四方”。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心知肚明对方的来意,他不慌不忙地执起一子,放在棋盘的天元上,朗声道“小子一子定乾坤”。

李世民棋艺远胜张三,虽然自动让四子,但他把第一手下在了天元,可谓始终掌握主动。中盘过后,张三所占的四个角已被吃掉其三。当李世民又拿起一枚棋子,要向最后一角发起进攻时,张三托住了前者的手,嘴中道“中原大地已归公子所有,东南一隅,山高路远,就请公子交托于我”。后来,李世民开创大唐盛世,张三自领十万大军渡海东征,当了扶余国的新王。

唐太宗教子无方

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。但是,在治家和管教子女方面,他却是位失败者。

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。虽然李世民对他们苦心栽培,希望他们成才并在将来管好大唐王朝的基业,但他们却大都不成器,或争权夺利,相互残杀;或放荡不羁,为所欲为。他们的下场都很可悲,其中,三人被杀;三人自杀;一人被幽闭;二人被废为庶人,后又被流放;另有三个早夭;只有第十三个儿子李福和第九个儿子李治得以善终。但李福平庸无能,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。李治虽然做了皇帝,但后来却把大权交给了皇后武则天,当起了空名皇帝,待其驾崩,皇帝的宝座落入武则天手中,连国名也被更改了。十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,这只能说李世民“治家无道,教子无方”。

唐太宗和名马

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整个战斗生涯中,他的坐骑和他一起出生入死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乘骑的战马都是品种优良的名马,是突厥汗国及其统制下的西域诸国的优良品种。

在唐太宗的战马中。最有名的是白蹄乌、特勒骠、飒露紫、青骓、什伐赤和拳毛脶。这六匹战马都在李世民开辟大唐基业的重要战役中立有赫赫战功。白蹄乌是一匹周身黑色、四蹄纯白的骏马,是李世民与盘据在陇西的薛仁杲父子大战浅水源时所骑。李世民在追杀敌军时,骑着它一昼夜跑了二百多里,最后白蹄乌力竭而死。特勒骠是一匹黄里透白的战马,李世民骑着它大败刘武周,收复了大片河东地区。飒露紫是一匹纯紫色骏马,李世民骑着它在洛阳大败王世充。飒露紫在激战中中箭而亡。青骓是一匹白色的杂毛马,李世民骑着这匹战马连连获胜,生擒了窦建德,逼降了王世充。青骓在激战中身中五箭而亡。什伐赤是李世民与窦建德、王世充作战时骑的另一匹骏马。拳毛脶是一匹黑嘴黄马,是李世民与刘黑闼在洺水激战时所骑。

李世民非常珍爱这六匹名马,在他做了皇帝之后,还不能忘记这六匹马的贡献。所以,当文德皇后病故埋葬昭陵时,唐太宗令大画家阎立本将这六匹名马画出来,由雕刻名家镌刻于巨石,放入昭陵祭坛之上,名“昭陵六骏”。

唐太宗首开私观国史实录

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政变取得皇位的,所以他登基以后对于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、实录等官方文件很关心。但是这些文件是不允许当朝帝王看的,所以太宗心里一直很不踏实,多次动心思想看一看。最初,他对担任史官的褚遂良旁敲侧击,但遭到谢绝。到了贞观十七年(年),他又对房玄龄旧话重提:“前世史官所记,皆不让人主观看,到底是为什么?”房玄龄说是惯例。太宗很有耐心地说:“既然如此,就更应当看了。若见到善举,就可以继续发扬光大,若是见到恶行,就能够引以为戒啊!”房玄龄毕竟是他的亲信,也是直接参与政变的当事人,在太宗的坚持下。立即将删定以后的高祖和今上(即贞观)实录送上。太宗看到记录六月四日(即玄武门之变)之事时用词含混,“语多微隐”,马上对房玄龄说:“周公诛管、蔡而安周室,季友鸩叔牙以存鲁。这些事你们都知道,朕之所为,义同此类。史官的记录又何必要避讳昵?”终于把这件事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了调子,太宗才算放下心来。

对于太宗本人来说,不亲自确定下来对于玄武门之变历史记载的口径与调子,终究不能安心释怀。不过,太宗首开私观国史实录之恶例,也最受后世诟病。

唐太宗李世民:寿由节俭夭由奢

开创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“贞观之治”的唐太宗李世民,更是从水与舟、君主与民众的关系,看待“俭”与“奢”的问题。隋朝的迅速灭亡,给了唐太宗极深的教训。尤其是隋末农民大起义,使出身大贵族的李世民不得不认识了“水能载舟也能覆舟”的道理。他对朝臣们说:“人君依靠国家,国家依靠民众,刻剥民众来奉养人君,好比割身上的肉来充腹,腹饱了身也就毙命,君富了国也就灭亡。所以人君的灾祸,不是从外面来,总是由自己造成的。大抵人君嗜欲太甚就要多费财物,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,加重赋税民众就要愁苦,民众愁苦国家就要危殆,国危了人君哪得不丧亡。朕经常想这个道理,所以不敢纵欲。”一个封建君主,对民众的力量能有如此高的认识,实在是难能可贵!

晚年,唐太宗总是用“勤俭”二字严格要求太子李治,要他处处爱惜民力,不要为所欲为。见太子吃饭,李世民就对他说:“你知道耕种的艰难,你就常常有饭吃。”见太子骑马,就告诫他:“你知道马的劳逸,不用尽它的力气,你就常常能骑它。”见太子乘船,就劝他说:“水可以载船,也可以覆船,民众好比水,人君好比船。”

贞观元年(公元年),为了提倡节俭治国,刚刚继承皇位的李世民就以历史作镜,告诫大臣们说:“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诟者,与人同利故也。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,病人以利己故也。夫靡丽珍奇,因人之所欲,若纵之不已,则危亡立至。朕欲营一殿,鉴秦而止。王公以下,宜体朕此意。”

唐太宗常以秦始皇、隋炀帝这些暴君和昏君为镜子,要求大臣们时刻铭记秦朝和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。

贞观二年(公元年),一位大臣上奏说:夏天炎热,暑气未退,宫中潮湿,想为皇帝营造一个可以纳凉的阁亭。唐太宗说:朕有气疾,岂宜潮湿?如果准许你的奏请,靡费一定很多。他还以西汉为例说:汉文帝“将起露台,而惜十家之产,朕德不逮于汉帝,而所费过之,岂为人父母之道也?”大臣再三请求,唐太宗就是不许。

贞观九年(公元年),唐太宗对侍臣说:“往昔初平京师,宫中美女珍玩,无院不满。炀帝意犹不足,征求无已,兼东西征讨,穷兵黩武,百姓不堪,遂致灭亡。此皆朕所目见。故夙夜孜孜,惟欲清净,使天下无事……君能清净,百姓何得不安乐乎?”因此,贞观年间,大唐帝国“风俗朴素,衣无锦绣,公私富给”。

贞观二十二年(公元年)长安修建玉华宫,这时唐朝已近鼎盛,国力大增,可唐太宗仍要求大臣们“务令俭约,惟所居殿覆以瓦,余皆茅茨。”就是说,新修的宫殿,除了人居的地方屋顶盖上瓦外,其余地方用茅草就行了。当然作为宫殿,最后不一定覆以茅草,但唐太宗这种务求节俭的精神则是弥足珍贵。

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位善始善终的杰出皇帝。他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很快灭亡的教训,作《帝范》十二篇,其中就将“崇俭”同君体、建亲、求贤、审官、纳谏、去谗、戒盈、赏罚、务农、阅武、崇文等并列。他还列举自己一生的过失,告诫儿子李治(唐高宗)说:“修身治国,都说在这本书里。我死时用不着再说别的话了。”又叮嘱李治应当学古代圣王,不要贪享富贵。如果骄懒奢侈,那就连生命都保不住。要建立一个国家,成功很艰难,破败却很容易;要保住一个帝位,失去很容易,稳固却很艰难。他告诫李治,只有爱惜江山,谨言慎行,才能保持帝业。

唐太宗李世民,由于在贞观二十三年(公元年)不幸染上痢疾,医治无效而去世,享年仅51岁。但他一生也喜好运动,少年时代就喜爱骑马射箭。登极之初,他就对太子李少师萧璃说:“朕少好弓矢,得良弓十数。”不久,他引领众将士在显德殿前练习射击,兴致勃勃地说:“戎狄侵盗,自古有之,患在边境小安,则人主逸游忘战,是以寇来莫之能御。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,专习弓矢,居闲无事,则为汝师,突厥入寇,则为汝将,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?”于是,他每天引领数百人练习射击,击中者奖励弓箭、刀子及绸缎,并以此考核将帅的业绩。除骑马射箭外,他还经常外出巡游,去骊山汤浴……

唐代皇帝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,都与温泉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文韬武略兼备的唐太宗,早年东征经过辽宁鞍山汤岗子温泉时,便亲率相士们泡温泉,展开“浴战活动”,以练兵和欢娱身心。唐太宗晚年因为“忧劳积虑,风疾屡婴”,便写了一篇《温泉铭》表达自己“每濯患于斯源,不移时而获损”,以温泉治风疾的愿望。贞观十八年(公元年),他命阎立德在骊山营建宫殿,名日“汤泉宫”。从此,骊山温泉就成了唐代皇室坐汤疗病的胜地,至今留存贵妃池、九龙汤、飞霞阁等历史古迹。

唐太宗养生百字铭

欲寡精神爽,思多血气衰。

少杯不乱性,忍让免伤财。

贵自勤中取,富从俭里来。

温柔终益己,强暴必招灾。

善处真君子,刀咬是祸胎。

暗中休使箭,乖里藏些呆。

养性须修善,欺心莫吃斋。

衙门休出入,乡党要和谐。

安分身无辱,是非口慎开。

世人依此语,灾退福星来。

毛泽东: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……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,先守不攻,让敌人进攻,不准救死扶伤谈论进攻的事,谈论者杀。待敌人屡攻不克,兵士气愤已极,才下令反攻,一攻即胜。这样一可练兵。二可练民。李恪英物,李治朽物,知子莫若父。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,可谓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。

筑东阳:李世民是一世英雄,但在立嗣上却犯了大错。应该立大贤的李恪,而不是李治。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。

昭陵——唐太宗李世民陵

昭陵,实际上还没有开发,而且早就被盗过,去的只是博物馆。博物馆是建在徐懋功的墓地上的。

昭陵依九嵕山峰,凿山建陵,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。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,“请因山而葬,不需起坟”。(《旧唐书》卷五)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。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,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,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:“王者以天下为家,何必物在陵中,乃为己有。今因九嵕山为陵,不藏金玉、人马、器皿,用土木形具而已,庶几好盗息心,存没无累。”这里所说因山为陵,不藏金玉,与其说是为了俭薄,不如说是为了“好盗息心”更恰当些;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:“自古及今,……未有不掘之墓。”因此,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,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。

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:突厥的颉利、突利二可汗,阿史那社尔、李思摩、吐蕃松赞干布,高昌、焉耆、于阗诸王,薛延陀、吐谷浑的首领,新罗王金德真,林邑王范头黎,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。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,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、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的盛况。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,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,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。

昭陵还分布有功臣贵戚等陪葬墓座,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,形成一个庞大的陵园。

宽容得人然后得天下

宽容才能得人,然后才能得天下。唐太宗一生非常重视人才,重用人才。

还在秦王府的时候,李世民周围边聚集了一批能臣干将,并由此遭到他父皇兄弟的嫉恨,幕府宾僚纷纷被调离秦王府。秦王李世民的心里又着急又害怕。房玄龄对李世民说:“其他的人走了也就罢了,杜如晦虽位列下僚,但聪明识达,有王霸之才。主公如果只想守个秦王的位子,用不上杜如晦;主公如果想经营天下,非用此人不可。”李世民听房玄龄这么一说,立即改容待之。后来,杜如晦在贞观年间被封为蔡公,位至仆射。房玄龄、杜如晦都成为历史上的名相。杜如晦死后,有一天,唐太宗吃到一种瓜,觉得味道很好,忽然不自觉地想起了杜如晦,君臣之情,怆然思之,不禁潸然泪下。唐太宗留下一半瓜,叫人送到杜如晦的灵前,算是让这位秦府的旧臣、朝廷的故相也尝尝这难得的美味。

这是“食瓜忆旧”,还有“割须疗疾”。史载,太宗“虬须壮冠”,长着一脸好看的胡须,唐太宗自己也非常爱护。有一次魏征病重,唐太宗前去探望,见魏征瘦骨嶙峋的样子,心中非常难过。他听说胡须烧成灰泡水喝可以治魏征的病,便马上剪下自己的胡须。他去探望魏征时,见魏征住的极其简陋,马上将自己修宫殿的材料运来,给魏征修建了一座府邸。看着魏征不行了,唐太宗把已许配给魏征儿子的女儿带到魏征的病床前,对魏征说:“你尽心尽力为了朝廷,我没有什么报答你的,你就睁开眼睛看看你未来的儿媳吧!”

实际上,李世民所倚重的大臣如魏征等,原来是他的兄弟李建成、李元吉的幕僚,李世民诛杀李建成、李元吉后,将这些人都收为己用。埋葬李建成、李元吉时,李世民还批准魏征等前去送葬。李世民的重要谋臣李靖,在李世民父子太原起义时,正为隋朝镇守长安。李靖便将李世民在长安的宗亲杀了个干干净净。李世民抓住李靖后,不仅没有杀他,反而用他,后来还拜他为大将征讨突厥。

有一次,李世民在九成宫宴请近臣,有的大臣提出:“魏征等人以前是李建成的亲信,我们看到他们就像仇人,实在不愿意和他们共聚一堂。”

李世民说:“魏征等人过去确实是我的仇人,但他们尽力效忠当时的主人,这并没有什么不对。桀犬吠尧,各为其主,这是可以原谅的。我提拔重用他们,就是看中了他们的这种态度。况且他们已处于皮之不存、毛将焉附的地位,只要我能以诚待之,他们也一定会以诚相报的。”

由于李世民的宽宏大量,他起用的“仇人”都尽心竭力地为朝廷效力。

李世民博大的胸怀在处理民族政策上更具王者风度,表现了居高临下、宽厚仁慈的包容力。唐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,而这一历史进程的开端,就是在李世民时期奠定的。这一切与他的包容精神是有直接关系的。做一个能宽容他人的人,需要胸襟开阔。胸襟是否开阔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重要标准。胸襟狭小的人,只能看到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;胸襟开阔的人,眼光高远,总是不计小利,以大局为重。只有具有宽容精神的人才能够开创大局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